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林润 北京报道
5月13日,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在京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德企业在低碳绿色领域合作成果丰富、前景广阔,相对全球实现“双碳”目标的需求而言,目前的新能源产品和产能远未过剩,以“产能过剩”为由延缓新能源产业发展不符合世界的长远利益,目前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依靠更多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解决。未来应继续坚持“双碳”目标,完善绿色转型制度机制创新,继续推动绿色化发展。
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之道,刘世锦认为,其关键在于全面系统的技术迭代创新及其带动的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目前绿色创新带动了大量的绿色投资,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能之一。同时,随着投资和生产的加快,规模经济开始显现,成本和绿色溢价都大幅持续下降,增强了绿色低碳产业的竞争优势。
在去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世界各国领导人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增加2倍,能效提升1倍。该目标有望使全球的可再生电力占比在2030年前达到60%,使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几乎减半。
刘世锦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指标需要进一步提升,新技术、新产业(300832)对原有技术和产业的替代速度应该相应地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包括隐形冠军企业等中小企业在内的各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研发投入、实现规模经济。
针对近期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论调,刘世锦认为,以“产能过剩”为由延缓新能源产业发展不符合世界的长远利益,目前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依靠更多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解决。
“市场经济存在适度过剩,才能强化竞争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相对全球实现‘双碳’目标的需求,目前的新能源产品和产能总体上远谈不上过剩,以‘产能过剩’为由阻挠或者延缓发展,从长期来看对所有的人都没有好处。”刘世锦说。
展望未来,刘世锦表示,尽管绿色发展可能面临着逆潮风险,但仍应继续坚持“双碳”目标,稳定长期预期不动摇。目前,减碳与经济增长已经由以往相互冲突的关系转化为相互协同共赢的关系。在“双碳”目标提出的三年多时间里,一大批创新驱动的低碳绿色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设备制造、设备投资和市场发展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出口成绩显著。
对于未来的政策,刘世锦则认为,要想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需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打牢低碳绿色转型的制度基础。
“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出与实现‘双碳’目标相适应的减碳量化指标。这个指标既包括全国层面,也应该包括各个省、市、区、县层面,再进一步可以分解到各个行业和企业,并建立起可核查、可追责的责任体系。企业则应普遍形成碳足迹捕获和碳账户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更多的企业进入碳排放权市场。”刘世锦表示。
刘世锦指出,在减排压力紧迫的情况下,相较于以往自愿和强制相结合的减排政策,生产领域要实现普遍的强制性减排。通过强有力的量化责任体系,才能激发企业等各层面强劲持久的减碳动力,碳排放市场才能提高效能。
“随着‘双碳’进程加快经验的积累西安配资公司,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减排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加快‘双碳’进程,技术创新与制度机制创新都很重要,而且往往是制度、机制、政策创新走在前面,才能带动技术创新。”刘世锦说。